上海德达医院:百亿身家浙商因它离世,主动脉夹层如何防治 ?

发布时间:2023-02-24阅读量:267

上海德达医院健康观察:

近日,知名浙商杉杉集团董事长因突发心脏疾病救治无效去世,享年65岁。据多方信息推测[3],郑先生可能因突发主动脉夹层,导致血液进入心包,发生心包填塞。在海外经历了长时间的手术和抢救后,依旧无力回天,遗憾离世。

之前大家总是听说心梗猝死,但并不熟悉主动脉夹层这个病。其实因这个病离世的名人并不少见,如爱因斯坦、地质学家李四光、美国排球明星海曼、中国男排选手朱刚、日本配音演员鹤弘美等等...

在又一位名人被它夺去生命后,大家由此产生了许多疑问:主动脉夹层究竟是什么疾病,为何会如此凶险紧急、让日本知名外科专家都未能抢救成功?不由得会产生担心,不知道是否自己与家人有患病的风险吗?应该如何预防?

今天就由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为大家一一解答这些问题,教您正确识别主动脉夹层以及如何有效预防,远离疾病风险!

主动脉夹层是什么?

真的很危险吗?

首先主动脉是人体最主要的一条大动脉,将血液输送到人体的各个器官,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都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

而主动脉的管壁有三层,分为外膜、中膜和内膜。健康状态下的三层紧紧贴合,是一道坚固的壁垒。

主动脉夹层的定义

如果内膜由于各种原因出现破裂,导致血液冲击到主动脉内膜和外膜之间的中层,从而血流压迫内膜,导致全身脏器的供血障碍,同时血压冲击外膜导致破裂,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救治,最后会导致出血死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则删

主动脉夹层又分为A型和B型,分型以主动脉夹层累及的位置为标准,分别累及“升主动脉”与“降主动脉”。

真的很危险!对于主动脉夹层这一疾病来说,尤其是A型,其特征为发病急、病情危重且变化快,通常A型主动脉夹层发病后每小时以1~2%的死亡率递增,24小时之内患者死亡率高达30%,48小时之内有5成患者死亡,1个月内则有9成的患者死亡[1]。主动脉夹层虽没有较高的发病率,但其致死率和危害性远远高于心肌梗死!

主动脉夹层

需警惕这三大症状

剧烈疼痛:突发性的胸痛是急性主动脉夹层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表现为持续、撕裂般疼痛,难以忍受,可向肩胛骨、背部、腹部等放散;

血压异常:主动脉夹层使远端肢体血流减少,导致四肢血压不一致,下肢缺血、花斑、运动障碍等;

其他脏器和肢体缺血表现:若累及心脏、冠脉则可能导致心肌梗死;累及脑部血管可带来晕厥;累及脊髓供血的肋间动脉可导致下肢截瘫;累及腹腔脏器动脉可致腹痛、肠道坏死;累及肾脏动脉可致无尿;累及下肢导致下肢无法正常活动,由于夹层累及的范围和分支血管不同,导致的临床症状也不同,可引起全身不同脏器的损伤。

如发生以上情况,请即刻拨打120,前往医院就诊!

主动脉夹层

高危人群是那些?如何预防?

以下为常见高危人群:

高血压是最需要重视的常见病因,由于血管内部血压升高冲击内膜而导致主动脉壁遭到破坏,引发严重后果。

患有先天性疾病或基础性疾病,如马凡综合征、Loeys Dietz综合征、主动脉瓣狭窄或关闭不全、升主动脉瘤、主动脉根部瘤、外伤导致的主动脉冲击性损伤、动脉硬化等。

气温降低、昼夜温差大会导致血管收缩,而血压波动大更容易诱发主动脉夹层。因此,有以上风险的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预防!

来自医生的健康预防建议请收好:

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及心率

高血压患者要做好长期自我健康管理,及时对高血压进行干预、治疗,遵医嘱规律口服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收缩压不高于140mmHg,舒张压不高于90mmHg),尤其避免血压剧烈波动.心率控制在80次/分以内[2]。需找权威医生规律看诊,切不可盲目用药。

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通过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远离危害血管健康的生活习惯。戒烟忌酒,适量运动,避免熬夜,清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积极控制血脂、血糖,清淡饮食。

高风险人群定期随访

如有主动脉瓣病变、主动脉瘤、动脉粥样硬化、马凡综合征等人群,要保持定期随访,做血管超声或CTA检查,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参考文献

1. 苏暄,董松波.孙立忠:急性主动脉综合征风险评估与治疗策略[J].中国医药科学,2015,5(23):1-3.

2.刘健. 谈心——关于心脏的医学、健康与生活方式[M]. 2021年2月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21.

3.林琳 . “红光满面”不一定健康!知名浙商猝然离世,医生分析大概率是这种凶险疾病[EB/OL]. []. https://new.qq.com/rain/a/20230215A07SP800.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介绍

孙立忠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德达医院医疗院长

孙立忠,医学博士,上海德达医院医疗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医科大学心脏外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学分会侯任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心血管外科技术与工程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会长,美国AATS会员,美国哥伦比亚大学Daniel L. Macken访问教授。北京医学会心脏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科技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评审专家。

2005年获“优秀中央保健会诊专家”称号,2008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9年获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奖(金刀奖),2011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领军人才, 2011年获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1年获北京市“十百千”卫生人才“十”层次人选,2013年获 “北京学者”,2013年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2015年北京市医管局“扬帆计划”获得者,2015年获北京市医管局“使命计划”,2015年获北京市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杰出人才,2017年获荣耀医者金柳叶刀奖,2017年获上海市第二届青浦领军人才。

从事心血管外科临床工作40年,独立完成和指导下级医师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25000余例,是完成心血管外科手术例数、病种类型国内排名领先的专家之一。承担主动脉方面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省部级课题11项,获专利14项,发表论文400余篇,SCI论文100余篇,参编著作10部,主编《主动脉外科学》1部,主译《血管外科解剖图谱》2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2项, 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任 《Aorta》〔耶鲁大学医学院主动脉研究所〕编委,《Asian Cardiovascular and Thoracic Annals》(亚洲 胸心血管外科学会)编委,《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编委,《Annals of Vascular Surgery》编委,《Annals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编委,《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总编辑,《心肺血管病杂志》副主编等。

首创的主动脉夹层细化分型和主动脉弓替换加支架象鼻手术(孙氏手术,Sun's Procedure)等技术,已被业内广泛认可并推广应用。积极进行主动脉外科的学术交流和技术推广工作,主办了9届国际性盘古大血管疾病论坛,14次主动脉外科继续教育学习班,6届主动脉外科国际交流学习班,为我国主动脉外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刘建实 教授

主任医师

上海德达医院外科中心主任

刘建实教授是中华医学会胸心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天津医学会心血管外科分会主任委员。

刘建实教授拥有30多年国内外医院心脏外科临床工作经验,在新生儿、婴幼儿复杂先心病的外科治疗领域技术突出。曾任德国洪堡大学附属夏洛特Charite住院心脏外科主任医师。

2012年度荣获“中国名医百强榜”先天性心脏病外科名医。

刘巍 副主任医师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

刘巍医生毕业于白求恩医科大学,毕业后在北京安贞医院从事心脏外科临床科研工作17年,2016年正式加入上海德达医院。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周其文教授、心脏大血管外科领军人物孙立忠教授,先后赴美国滨州大学附属医院及德国Saarland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交流访问。

从事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二十余年,由他主刀完成的各类心血管手术近5000余例。他在瓣膜替换术、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掌握各类主动脉疾病的外科治疗,尤其在二次及多次心脏手术、主动脉夹层、胸腹主动脉替换等复杂大血管疾病的急危重症抢救方面,有较高的造诣。

担任“中华放射学会介入专委会复合介入组委员”, “上海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心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心脏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职务。

简锴陶 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诊医师 执行主任

简锴陶医生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天津医科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从事心脏大血管外科诊断和治疗工作二十余年。作为访问学者先后到美国明尼苏达大学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附属医院胸心血管外科研修。对各类心脏外科手术都累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包括瓣膜置换、瓣膜成形、冠脉搭桥、室壁瘤切除以及复杂和低龄低体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综合治疗;再次心脏外科手术、微创心脏外科手术等;大血管疾病外科手术治疗,包括急性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胸主动脉置换、腹主动脉置换等。

担任天津市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急诊危重症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医学心脏大血管外科专科分会第三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分会白塞病学组第二届委员。

夏瑜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诊医师

夏瑜医生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德国Charite医学院心脏病学博士。浙江省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心胸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从事心胸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16年。擅长成人心血管疾病,包括瓣膜疾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和成人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导管介入诊疗及复合手术治疗。

李庆志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上海德达医院重症监护室执行主任、主诊医师

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年进入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工作,2009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曾获“2015年大庆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19年被授予“青浦区重点学科带头人”称号。曾承担市级课题3项,上海市区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6篇,专著2本。

擅长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心脏外科(冠脉、瓣膜、先心病、大血管、心律失常等学科)、微创普胸外科领域及围手术期重症监护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及专业特长。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先心病畸形矫治、心脏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及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能够独立完成胸腔镜肺癌根治、肺结节切除等普胸手术。

林毅 副主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 主诊医师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学博士,师从我国著名心血管外科专家孙立忠教授。任北京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专科分会理事,北京医师协会胸外科专科医师分会青年委员。获得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项,发表SCI及核心论文十余篇,参编著作3部(待出版)。

申伟林 副主任医师

医学硕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 主诊医师

200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同年进入大庆油田总医院心胸外科工作,2009年取得中国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曾获“2015年大庆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2019年被授予“青浦区重点学科带头人”称号。曾承担市级课题3项,上海市区级科研课题1项,发表论文6篇,专著2本。

擅长心胸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尤其在心脏外科(冠脉、瓣膜、先心病、大血管、心律失常等学科)、微创普胸外科领域及围手术期重症监护领域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及专业特长。能够独立完成常见先心病畸形矫治、心脏瓣膜置换及冠脉搭桥及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手术,能够独立完成胸腔镜肺癌根治、肺结节切除等普胸手术。

彭昊 主治医师

医学博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诊医师

彭昊医生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师从心血管外科专家周新民教授。曾在上海长征医院及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胸外科工作十余年,并赴德国卡尔斯鲁厄心脏中心研修。长期从事心胸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在成人心血管疾病,包括瓣膜疾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和成人先心病的外科手术治疗、导管介入诊疗及复合手术治疗方面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现任长三角心肺救援联盟副秘书长、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急诊危重病协会委员、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综合考核考官。《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主译。《中国外科年鉴》优秀专业编委。同济大学医学院全英文授课教师。

郎群 医师

医学硕士

上海德达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医师

郎群医师毕业于南方医科大学(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获得胸心外科硕士学位。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完成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主要从事心血管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工作。擅长心脏瓣膜病、冠心病、大血管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版权归上海德达医院有限公司所


有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267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