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抑郁症患者相处

发布时间:2023-06-19阅读量:515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身边的亲友,因为对病情的不了解,而对抑郁症患者的各类行为产生误解,对双方身心健康造成困扰。另外,在和抑郁症患者相处时,周围的人往往也会不知所措,甚至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伤害到抑郁症患者的内心。

多理解,让抑郁症患者获得尊重和正在尝试被理解的感觉很重要。他们各类症状表现的背后,不是懒惰和任性,而是疾病在作怪。他们的很多痛苦不为人知,也很难一次性表达清楚,因此,我们要不断地去尝试多理解他们。

多配合,一个温暖、稳定、相处起来舒服的状态对抑郁症患者很有必要。有的患者看想单独待会儿,我们就要在确定安全后给予一些空间和自由。有的患者容易哭泣和发泄,我们就要给予陪伴,允许他在不伤害自己的限度内发泄。

多关心,抑郁症患者的心理通常很脆弱,需要被关心和爱护,隔离掉一些不必要的责任、要求和影响。我们要多关心他们的躯体不适,同时也要带他们及时就医,不要觉得“抑郁不是个好事儿,咱们谁也不能往外说”。

不指责,不要说“这算个什么事儿”“小心眼儿”人家的处境比你还难,也没有抑郁,因为患者最害怕被贴上不努力、不负责、不认真、不坚持等标签。可以说“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大家一起想办法”。

不询问原因,不要直接问“为什么你抑郁”“为什么大家都有压力,就你生病”,可以说“我会和你一起度过”。要知道,抑郁是疾病,它的病因很复杂,目前也没有完全研究清楚。如同感冒、糖尿病样,我们无法选择患和不患哪种疾病。

不盲目建议、鼓励和督促,抑郁症患者处于疾病的状态下,承受力和对外界的敏感度异于日常状态,各类微小的事情都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和崩溃感。所以,在没有专业的患者病情评估和医师指导下,强行带患者去做运动、聚会、旅行、读书及尝试各类网上查阅到的治疗方法和调整方式,并不合适,有时候反倒会给患者带来身心负担,加重病情。可以尝试邀请时,允许患者拒绝,也允许患者中途退出。

找专业医生做依靠,专业的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疾病状态,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药物干预、目前最该做和最不该做的事情等,并给出相关治疗方案。这会帮助患者及其亲友拥有最好的支持和保障。

来源 | 科普中国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160
515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0条)
最新最热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