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用型组合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紧急输血中的应用与思考
张利 彭涛 甘新宇 何花 李静静 刘丽萍 蒲羿岑 漆宇 吴雅娟
1.背景
血小板输注是预防和治疗血液病导致血小板减少、功能 缺陷的主要措施。2000年发布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指出单采血小板应ABO同型输注。受血小板资源匮乏、供应量有限、保存期短及临床紧急输注的不确定性的限制,在紧急和特殊情况下严格遵循血小板ABO同型输注可能会贻误患者的救治时机。但现有关于血小板非同型输注安全性的研究结果还存在争议。现就一种ABO非同型,但主次侧均相容的通用型组合单采血小板在血液病患者紧急救治中的应用报告如下,以探索提高紧急和特殊救治时的血小板保障能力的方法。
2.研究方法
作者收集本院因出血和病情急变需紧急输注血小板制品的21例血液病患者病例。临床为该21例申请紧急输注血小板时,库存无ABO同型和AB型血小板。经知情同意后,由该院所属采供血机构对库存的O型单采血小板进行离心,分离去除血浆后再混入适量AB型新鲜冰冻血浆予患者输注。收集21例病例的患者基本资料,一个住院周期内同一患者、不同时间输注通用型、AB型和同型血小板三组的输血及相关实验室检查资料,进行分析。
2.1通用型血小板的制备:单采血小板采集用CS 137γ射线辐照,在22±2℃血小板恒温保存箱振荡保存。取出保存期内O型单采血小板和一袋AB型200ml水浴解冻的新鲜冰冻血浆,用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将单采血小板上清血浆分离入转移袋,用无菌接驳机将O型单采血小板袋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袋连接,将AB型新鲜冰冻血浆转移入O型单采血小板袋汇总、混匀,留取混匀后血小板悬液1-3ml用于质量监测。热合血袋导管并通知临床取血输注。
2.2血小板输注方案:21例血液病患者按输注通用型、AB型和同型血小板三种血小板方案分组。当血小板库存充足时,输注常规剂量即1治疗量(血小板含量>2.5×1011/袋)或0.8治疗量(血小板含量>2.0×1011/袋)(10的11次方);当库存血小板不足时,输注低剂量即0.5治疗量(血小板含量>1.25×1011/袋)或0.4治疗量(血小板含量>1.0×1011/袋)(10的11次方)。血小板输注有效性判定:1)输注后24h(CCI>4.5; 2)20%<输注后PPR<50%; 3)输注后出血症状改善。
3.结果
3.1通用型组合血小板质量检查情况:原O型单采血小板和制备的通用血小板在PLT、MPV、PDW、K、MA、pH无统计学差异(P>0.05)。通用型血小板中抗-A、抗-B效价均<2。
3.2患者基本情况:21名血液病患者男性15人、女性6人,平均年龄(44.76±15.17)岁,A型11人、B型6人、AB型4人。
3.3三种血小板输注情况:21名患者共输注通用型血小板27次,人均输注(1.11±0.70)治疗量。同型组的输注剂量、输注前PLT与通用型组和AB型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用型组和AB型组在输注剂量、输注前PLT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输注后24hCCI、24hPPR有效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3.4后续血小板输注情况:输注通用型、AB型和同型组血小板后第一次和第二次血小板输注剂量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三组后续第一次输注血小板的间隔时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二次输注血小板间隔时间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4.结论
随着医疗救治能力的提升,血小板输注已广泛应用于血液病的支持治疗,但全球范围内医疗资源集中的地区血小板的供需矛盾仍较突出。《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要求单采血小板应ABO同型输注,但ABO血型不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处在血型转变时期,即患者血型不能确定时,遵循ABO非同型输注原则,可输注O洗涤红细胞与AB型血小板、血浆,或者输注与患者血液相容的血制品。
《特殊情况紧急抢救输血推荐方案(2014年)》、《特殊情况紧急输血专家共识(2015年)》和《紧急抢救时ABO血型不相同血小板输注专家共识(2017年)》推荐的ABO非同型的单采血小板输注:1)ABO同型血小板供应短缺、临床紧急需要血小板输注; 2)患者血型难以判断; 3)HLA配型相合而ABO血型不相合时,HLA配型为首选。建议非O型患者输注O型血小板时,需确保其中抗-A、抗-B效价≤64,以免高效价抗-A、抗-B引起的溶血反应。
本文制备的通用型血小板为O型单采血小板和AB型新鲜冰冻血浆的混悬液,可以达到血小板ABO非同型但主次侧均相合的血小板输注,其血小板含量、pH值基本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TEG检测的血小板功能与制备前变化不大。21例血液病患者在输注通用型血小板、AB型血小板和ABO同型血小板后的24hCCI有效率、24hPPR有效率及后续第一次输注血小板的输注剂量、第二次输注血小板的输注剂量之间均无明显差异。
我国O型人约占34.2%,AB型人约占8.91%,O型单采血小板捐献人群基数远大于AB型人群。通过改进通用型血小板的制备和保存方法,将有助于解决特殊紧急情况的血小板保障问题,异基因ABO不同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型转换期的血小板保障问题,也是缓解血小板供需矛盾的确实可行方法之一。
来源:中国输血杂志2022年11期,仅供交流学习用。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