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文:基层医疗迎来变局,村医又要忙起来了!

发布时间:2023-02-24阅读量:314

防疫新阶段,中央对基层医疗发展作出新指示!

01领导人发话事关基层防疫工作

据中国政府网发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2月16日召开会议,听取近期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情况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会议首先肯定了我国3年多来的抗疫成效。尤其是在政策调整三个月以来,我国在较短时间实现了疫情防控平稳转段,2亿多人得到诊治,近80万重症患者得到有效救治,新冠死亡率保持在全球最低水平...... 这其中,基层医生的贡献自然也不容小觑。而在回顾了我国极不平凡的抗疫历程后,会议也指出当下基层坚持防疫的重要性。  

现如今,我们平稳进入“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阶段。全球疫情仍在流行,病毒还在不断变异,国家明确要求,完善相关机制和举措,抓实抓细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建强卫生健康服务体系,坚决巩固住来之不易的重大成果。

未来一段时间,基层的防疫任务,还需要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再推进再落实。一方面要做好风险人员管控,加强疫情监测和常态化预警能力建设,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和信息报告制度,及时准确作出预警并采取必要的紧急防控措施。另一方面要根据病毒变异和疫苗保护情况,科学谋划下一阶段疫苗接种工作,促进老年人接种率持续提升。  

同时,进入常态化阶段,国家也将对基层防疫和日常工作提高一系列保障。会上要求,抓好常态化分级分层分流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继续优化资源布局,建强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体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同时,要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完善储备制度和目录,巩固完善人员、物资统筹调配机制,切实解决好基层一线能力、药品、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02 、中央发文释放信号基层医疗迎来变局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在医疗卫生领域自然也不例外。党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一直把“以基层为重点”放在首要位置,国家卫健委也始终把城乡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  

尤其在如今疫情防控的新阶段,基层在整个卫生健康体系中的定位,势必将越来越重要。在中央及国家领导人的指示下,基层医疗将进一步加速发展,基层医生也将迎来更美好的明天。  

不久前(2月13日),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更是对今年的基层医疗作出了重要部署。结合近期国家的动向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除了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关注重点人群健康保障以外,基层医生还有以下一些需要重点关注或提升的方向。  

01   以村医为突破口,提升基层整体待遇  

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 统筹解决乡村医生薪酬分配和待遇保障问题,推进乡村医生队伍专业化规范化。   

人民日报曾发文,呼吁建立健全“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工作压力大、生活条件差、发展空间受限......这些现实因素可能会阻碍着人才向基层流动。   

要想让人才往基层发展势必要做到“待遇留人”。而乡村医生正是最基层的医疗人才,理应作为突破口,优先保证其待遇落实到位。   

同时,国家在推进“强基层”的过程中,也在不断从薪酬、编制等方面,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整体待遇。这一方面是为了留住现有的基层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提升基层岗位吸引力、扩充新人才的重要举措。   

在足够的待遇保障下,基层医生在本职工作、学习提升等方面的积极性,将会被极大地调动。如此,基层人才队伍才能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 

02 加速县域统筹,加强公卫服务能力  

提升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是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重要话题。而今年,国家更将有的放矢,从整个县域着手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资源下沉,着力加强薄弱环节,加强乡村两级医疗卫生、医疗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国家强调,推进医疗卫生资源县域统筹,梯度配置县乡村公共资源,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养老服务联合体,推动县域普遍服务类设施城乡统筹建设和管护。 

值得注意的是,在城市化加快、老龄化加速的进程中,公卫服务能力建设将城乡医疗资源和养老保障加速融合,在县域范围内整合成一盘棋。  

此外,国家还强调,建立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同常住人口挂钩、由常住地供给机制。

这更加意味着,常住在农村的老弱病残孕重点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将成为基层医生重点观点的对象。而在具体工作中,基层医生应以重点人群健康为核心,将疫情防控、基本公卫、家庭签约等工作结合起来开展。  

03 加大帮扶,为基层提供人力、物资保障 

中央在一号文件中指出,将不断加强对基层的帮扶力度,缩小城乡医疗差距。本次会议也突出强调,完善人员、物资统筹调配机制,切实解决好基层一线能力、药品、设备等方面的短板弱项。

首先,是  对基层人员配备和能力提升方面的帮扶。

一号文件提出,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国家卫健委此前也多次强调,上级医疗机构展开对口帮扶,加强培训,并通过驻点、巡回医疗等方式予以填补补充基层人才 。这能够解决基层医疗机构“用人难”、基层医生工作压力大的问题。  

其次,是基层药品的稳定保供。放开初期的“缺药”问题为所有人,中央要求加强医疗物资生产保供,完善储备制度和目录。 

国家卫健委也 建立了监测和调度机制,动态掌握乡镇卫生院的药品储备和使用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和提醒,督促加强药品配备,并将必备药品器械直达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

最后,是基层医疗机构各项设备物资的补齐和升级。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关于印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新冠病毒感染物资配备参考标准的通知》,对基层的各项物资标准作出了明确。此前,国家曾为全国60多万个村卫生室每个配备2台血氧仪,基本覆盖全国农村。 

04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自2019年国家开启“基层减负年”以来,国家不断整顿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不少基层医生也从“表哥表妹”中脱身出来,将更多的精力投身于实事。

今年,国家的减负力度,将在农村更得到凸显。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深化纠治乡村振兴中的各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迎评送检、填表报数、过度留痕等负担。”

在医疗卫生领域,国家卫健委也强调,信息化手段应逐步实现基层数据采集“只录一次”。同时,做好系统间数据共享和与国家系统的对接,基层医生无需再“一表多填”。

将基层医生从繁杂的文件、表格和会议中抽出身来,才能推动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更好地为农村医疗事业谋发展。

综合来看,“强基层”是未来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医疗卫生,也将在国家的统筹部署下,走向高质量发展。

2023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后的第一年,也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开局之年。在中央明确指示之后,两会召开之前,基层医生势必要关注基层医疗局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来源:乡村白大褂整理发布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160
314
我有话说:
0 / 5000
所有评论(1条)
最新最热
基层医生势必要关注基层医疗局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以谋求更好的发展。
评论时间:2023-03-01
回复
0
  • 1
前往
关注我们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公众号
精英荟医生招聘
官方小程序
资讯动态
MORE+
1
173家医院升为三级!揭秘医院等级评审重点与痛点
2
苗建亭教授:老年性痴呆症的预防和治疗
3
李x教授,谁不想全民免费医疗?
4
《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政策解读
5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5个原因
6
全球超170个新药研发加速,突破性疗法助力乙肝治愈
7
准爸妈须知!出现这些情况不易备孕!兰州天伦生殖不孕症医院科普
8
儿童感统失调表现及科室就诊指南
9
秋意渐浓,警惕‘秋老虎’对心脏的潜在威胁
10
关于做好2024年中国医师节有关工作的通知
11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2
糖尿病、脂肪肝比肝炎、肝硬化更易罹肝癌?
13
公立医院再次被要求「过紧日子」,仍需探索下一步怎么走?
14
【老年心理】高龄老人的嗅觉、味觉、温度觉、触觉
15
政策红利叠加需求激增,“康养+疗愈”模式成银发文旅新风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