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西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陈祖建:开辟生命的通道
临西县河西镇82岁的张爷爷,因胸闷气喘10多天住进了临西县人民医院,经相关检查后,发现肺动脉主干血栓堵塞,也就是死亡率极高的肺栓塞。
在征求患者和家属同意后,医院血管外科团队迅速进行肺动脉造影,把导丝经过心脏进入被堵塞的肺动脉,用特殊的导管破碎并吸出部分血栓,再注入血栓溶解药物。手术结束,患者胸闷气喘马上消失,术后第二天活动恢复正常。
临西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主任陈祖建介绍:“这个病例如果放在以前,患者就要被转走,或者请邢台的专家过来。不管是转院或是请专家,都得需要2、3个小时的时间,一来一去病情就延误了。”
据悉,近年来,深静脉血栓造成的下肢动脉堵塞闭塞和肺栓赛的发病率在临西县有爬高的趋势。
“肺栓塞患者死亡率特别高,像农村的老人上个卫生间突然就猝死,大部分都是由肺栓塞引起的。”陈祖建继续说。
陈祖建见过几例保守治疗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一位年轻的患者在去年找到他。他看到:患者双下肢严重溃疡,伤口不愈合。
这位年轻的患者在19岁时,因车祸造成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到附近医院简单输了点抗凝药,血栓没有融开就回家了。后来造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症,只要干体力活,双腿就红肿,而且溃烂后伤口不愈合。
“以前没有这项技术,好多亲戚朋友突然病发,来医院都解决不了。”
血管外科在国内起步较晚,其专科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大城市大医院,邢台市县级医院会做这项手术的医生很少。
其中,有位60多岁的阿姨,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整条腿都肿的厉害,当时请来的是邢台医专附属二院的医生,在为患者实施手术时,在场的医生深感到技术上的差距。
当时的科主任,现在的医院党委书记孙健遂萌生了建立血管外科的想法,出去考察了解后,觉得血管外科应该在县级医院推广起来。
于是选派陈祖建前往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半年后,也就是2018年11月,学成归来的陈祖建带领科室医护人员创建了血管外科。
“第一年手术有70多台,第2年慢慢长到140多台,翻了一倍;去年手术量达到了180多台。”
显然,周边的老百姓确实有需求。
第一例手术是陈祖建独立完成的。他在做手术的时候,不忘带教科室里的其他医生,并选送其中的一位年轻的住院医师前往河北省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进修。
“目前,他也学成归来。”
在就医流程上,科室参照心梗患者的就医流程走的是绿色就医通道。
“肺栓塞跟心梗差不多,属于危急重症。因此,医院建立了绿色通道,只要怀疑肺栓塞患者,就可以开通绿色通道,直接做CT。确定病情后,从CT室直接转移到导管室,直接手术。”陈祖建用了几个直接说明了就医流程的简化、快捷。
“前一段时间,有一位肺栓塞患者,开始在急诊就诊,后来转到了呼吸内科。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数值在95%--99%之间,他那时的血氧饱和度已经到了40%。整个人马上就不行了,就像离开水的鱼,大口的喘着粗气。”
医护人员将其直接推进CT室,确定肺栓塞后,从CT室就推到了导管室。手术时间不到一个小时,术后患者的症状立马缓解。
“现在恢复特别好,前几天还送过来锦旗。”他笑着说。
除了心脏和脑血管以外的所有动脉、静脉、淋巴回流障碍性疾病都属于血管外科的治疗范围。
“大夫,我有大隐静脉曲张,担心手术有切口,夏天时就不好意思穿裙子,听说您们能微创治疗,能帮我想想办法吗?”在血管外科门诊,32岁的患者李晓娟一脸忧伤的问诊。
陈祖建想到女人都有爱美天性,便为其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切口几乎看不见的同时,利用微创局麻点剥+硬化剂治疗等手段,对其进行综合性治疗。手术十分顺利,术后也没留痕,实现了手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近年来,临西县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开展了下肢深静脉血栓抽栓、髂静脉支架植入、下肢动脉硬化闭塞介入、子宫动脉栓塞、食管支架置入、肝癌介入栓塞、静脉输液港植入等涵盖这三大类的疾病微创介入手术,从起始年百余例、到现在的几百例,都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基本实现了外周血管疾病“治疗不出县”,填补医院20余项技术空白。
尤其是下腔静脉滤器置放术+取栓术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预防肺栓塞等技术达到了邢台市县级医院先进行列,还在全市县域血管外科学术论坛等会议上做经验交流。
陈祖建先后荣获“临西县卫生系统先进个人”、“邢台市最美医生”等多项荣誉称号,还当选为省、市外周血管等5个专业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王若冰
审核:王军
来源 | 健康界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 1

